學習心得

【市場策略】利基市場:小,是我故意的 - 21 天學習計劃

最近總想起以往日更打卡的日子,每天學習、討論、逼問、鞭打(?) 小夥伴,都是充實的快樂。最近能量接近耗竭,需要回補,很想再揪一次讀書會,只是又怕自己學習的動能還有技巧生疏了,剛好最近有個機會需要重讀 #商業思維百科,所以這是一個 21 天的學習筆記,讓自己重新回到 #每天一點點 的學習循環裡(應該不會有人這樣都要和我組隊吧?)

百科是 2019-20 年 Gipi 在 Pressplay 上日更的文章,在 2024年的現在回首,常常會有「這些果然都是硬道理」或者是與時代不同的莞爾一笑,就像是這一篇,我的想法就和 Gipi 的內文有些不同。

大多數人喜歡大公司遠勝於小公司

這不算是文章的重點,算是引文的一部份,這裡也不是學習筆記。只是在經歷兩次實習生招募還有訪談之後,心有所感。也許將來,大家也不見得喜歡的大公司了。大家喜歡的是舞台,是發揮的空間,並不是小公司就一定會有,大公司也一定沒有。

然後,好像實習生們都不喜歡大公司?大家都覺得小公司比較容易有發展,不會做一些瑣事,都可以做真正想要做的事,甚至也傾向自己接案,算是這個時代,強調個人以及自我價值的展現。不過這時候還是很想多嘴勸一句,並不是數位原住民,就代表你比較厲害,沒有人可以跳過學習、砥礪再發光這個過程,工具學一學,大家都會用,難得是策略以及執行。

把握利基市場

文中提到一點「生產力增加、個性化需求,產生利基市場的空間」,做品牌服務更是如此,但雖然知道「個人化」是讓客戶不從價格層面出發,改由「價值」層面出發的一個非常重大的要素,但過度的「個人化」也就代表無法規模化,進而產生邊際效益,使得公司只能不斷新增人力與設備,以符合客戶個人化需求,這對於公司來說也是非常龐大的成本。

寫到這裡,不禁開始想,這樣 AI 能夠起到什麼效果?AI 可以幫我們快速產出各種個人化的社群文章、文章不假,甚至也與文章中的「工作效率及營運效率的提升,也可帶來成長」這一點相符,但偶爾我的內心還是會有一種「這真的是他們的所思所想嗎?」「AI 這些文章與評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這種想法,內心柔軟的我還是很在意這些文章是否真心,但職場上的我,看得更多的是,那些客戶其實也沒有什麼想法,多數是「不反對」,而不是熱情,這種「工作效率提升」也許在工作上是必然,但同時也更希望客戶們也和公司一起關注這些社會議題,讓好理念被看見。

營運效率提升

百科中的內容比較像是系統化、規格化、SOP 化,讓小團隊提升工作效率及營運效率,我就不太明白為什麼這個優點只能算在小團隊中講?大公司做些就會變成冗長的制度還有官僚般的決策流程嗎?後來多看了幾次之後覺得,是因為小,反而要去做這些優化改善,而並不是小團隊的優點,也可能是因為小,可用資源更不足,生死關頭之下效率提升更為重要,無怪乎我加入公司之後我都覺得我三頭手六臂惹(咦?)。

但就這一點來說,學習 nocode 或者 AI 協助布署自動化流程,就是必然的,很久以前有同學曾經說過,這對以行政為專業,但又善於使用生產力工作以及規劃流程的我來說,正是我的年代。但我更想說的是:人,才是最麻煩的變數!再多的制度、流程,就是因為有人的存在,而產生特例,先例一開,大家就會為了便利開始亂用,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有照著公司的 branding 來使用 PPT/Slides 模版就知道了(遠目),但我還是很期待接下來的 AI 自動化的學習及應用。

筆記寫到最後怎麼愈寫愈長,我本來以為我只有四、五句話要寫的,就此打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