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學習心得

AI 寫程式後的復盤與反思

Slack 打卡機器人

幫公司寫的打卡機器人功能已經正常運作了 2 週左右,差不多也是來做心得總結的時候,一個完全不懂程式的文組小祕書,如何利用 AI 協助寫程式,當中又遇到了什麼困難,最後是我的心得感想。

規格說明:我的資訊能力還有背景

身為一個文組人,我的日常工作和程式設計從來沒有交集,和程式碼稍微像一點的,就是我很會寫 Excel 的公式
󠀠
不過要說完全沒有程式基礎可能也不太對,雖然看不懂程式語言,但在資訊素養與認知,可能還是高於平均。

和 AI 一起寫程式,專案開始

從今年的 AI 年會看到薩泰爾的分享,還在 AI 社群讀書會當中,許多像我一樣沒有技術背景的文組小夥伴,利用 AI 完成了許多功能實用的小工具和專案,看著這些案例當下超級興奮的,也想著:「或許我也能試試看寫個什麼?」
󠀠
一開始我以為我會寫什麼「合約產生機器人」之類的,也想過自己的日常可以作一些什麼,不過從「想法」就開始卡關,一來是我想不到我有什麼事情需要特別寫個 AI 來處理,而不用現用的工作流程或者工具就好?其次是眼界不夠開闊,我缺乏想像,沒有辦法想出「原來 AI 可以這樣應用」。
󠀠
很有趣的事情就是,還是回到產品營的第一個訓練 ── 為什麼要做一個產品?其實到最後這些產品是為了要解決問題,那麼現在有什麼問題要解決?剛好公司需要解決將大家在 Slack 上的打卡紀錄抓下來匯總成冊、保留 5 年這個問題(感謝勞動部…),如果都用手動就真的太蠢了,於是小專案就出現了。

專案過程的困難

看了幾個案例之後,我想著,前輩們的東西拼拼湊湊應該不會太困難,所以我決定用 AI 幫助開發一個 Slack 的打卡機器人,功能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抓取 Slack 特定頻道的打卡訊息、人名、上/下班卡別、訊息時間,都寫入 Google Sheet 裡,後來還自己加了 Slack 的 定時發送「缺卡通知訊息」,這兩個功能就構成了我的出缺勤紀錄機器人。
󠀠
這個想法看似簡單,但過程卻真的是重重難關。一開始依照 ChatGPT、Claude、Perplexity 的教學設置 Slack 機器人的時候,就遇到權限問題,機器人無法正確啟用並且加到 Slack 頻道裡,後來是靠著三方比對,把問題問得更深入,在 Perplexity 的延伸問題中,才找到蛛絲馬跡。
󠀠
好不容易完成了「抓取上/下班打卡紀錄」這個功能時,又發生了日期無法 match,所以打卡紀錄每次執行都會新增一筆當天相同的資料而非更新當天的上/下班打卡紀錄,和 AI 互動到最後差點翻桌,直接 call out 求助,還順便 code review。事後我詢問了程式好朋友,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他告訴我,因為寫入 Google Sheet 之後,原本的日期就不是我們眼中看到的資訊了,他的格式除了 yyyy/mm/dd 以外,還會有時區、經緯度…等等,所以 AI 在抓資料是一比對,就覺得今天還沒有資料啊,自然就繼續新增,而不是更新現有資料了。要解決不難,就是在更新資料要重新判讀原有的日期欄位,但幾經嘗試一直失敗,所以我劍走偏鋒,直接改為每次抓資料時都直接砍掉重抓,反正 30 天的資料而已,還能忍受。
󠀠
最後,我完全沒有想到,最大的挑戰來自後續的提醒功能。我希望機器人能在中午 12 點還有晚上 8 點,提醒當天沒有打卡的同事記得補打卡,我原本以為,我都有打卡紀錄的資料了,不就是照著這個結果,發提醒訊息而已,是有多難?結果卡關卡最久就是這裡!
󠀠
而最煩且煩讓人沮喪的問題是 AI 寫程式最底層的問題。三種功能其實都陷入相同的困境,原先這三大功能都是在同一個 Google Apps Script 的腳本中,每當我請 AI 修正或者調整錯誤的部份,它會重寫整段程式碼,錯的不一定改成對的,更煩的是它會覆蓋掉之前正確的部分,有時候還會不小心刪除部份程式碼。這種反覆修改的過程既耗時又令人煩躁。

解決問題靠得反而是專案管理經驗

AI 這種反覆修改是無常的,他的本質上是一個抽卡,什麼時候抽到 SSR 完全靠運氣,而且也因為版本太多,每一天在金魚腦上床睡覺前,都要決定要退回哪一個版本,才能繼續穩定提升品質,所以最後,我開始請 AI 依據我的檔案命名原則,加註 log,方便版本控管。
󠀠
另外,反覆修改之下,每次都要重新測試所有功能是否正確,沒有被改到錯的,真的太累人了。有一天我靈光一閃想起以前專案管理的時候,我是用模版來處理各種活動,也會用專案 dashbaord 來匯總所有檔案與資源,所以又開啟了一個對話,和 AI 討論塊組化還有整合調用的作法以及可行性,每一次只專注一個功能,抓記錄就抓記錄、抓名單就抓名單、Slack 訊息就只寫 Slack 訊息,然後再用一個中樞管理檔案去調用,從一個大腳本拆成 6 個小腳本,才開始把產出的品質穩定下來。
󠀠
雖然最後真的寫出來了,這段經歷讓我重新思考:使用 AI 來寫程式,真的有效率嗎?我們是否應該走這條路?一開始興致勃勃時大概花了 3 小時左右寫出了抓取上/下班功能的腳本,但實際整個專案完成,應該耗費了 5 倍以上的時間(我猜應該 20 小時),若不是當作一個新工具的嘗試,這 20 小時拿來上個班,我都可以多完成 1 週的進度了。

那文組人應該開始與 AI 協作,一起寫程式嗎?

󠀠
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但從我的經驗來看,這值得嘗試。AI 確實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它讓像我這樣的非技術背景者也能做出實際可用的工具。但同時,它也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AI 並不是萬能的。在設計複雜功能時,仍然需要邏輯思考和耐心。
󠀠
這樣的嘗試讓我學習到的事情是,就算邏輯給得再清楚,AI 都不見得第一次就成功。我當時的 prompt 連決策樹都給了,第一版的完成度也只有 60% 左右。如果 prompt 連這種架構都沒有,AI 在釐清需求這塊應該要更多的時間。我也是沒想過,產品營學到的釐清需求這個練習,會用回自己身上(笑)
󠀠
以前,我對程式還有技術,一直抱持著「交給專業的人來完成」這個想法,完全符合經濟學的比較利益原則,這個想法現在依然沒有變,在自己動手嘗試後,我更能理解,程式的開發需要考量的不僅是功能本身,還有邏輯結構、效能優化,甚至是版本管理。就和一開始我就知道 AI 無法取代小蜜的功能一樣,AI 也無法取代工程師。我可以請 AI 寫出 6 個檔案,將近 800 行的程式碼來解決一個小問題,但厲害的工程師可能 100 行以內就可以解決了(之前那份 code review 過的腳本,真的是讓產出穩定非常非常多)。

如果還是想要試著寫寫看

以工具來說,Google Apps Script 還有 Chrome 外掛依然是最好入手的地方,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習了如何站在工程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還有怎麼去用工程師的邏輯結構(至少是「有邏輯」)去描述需求給 AI 聽
󠀠
其次,接受技術限制,找出解決辦法。AI 工具的侷限讓我認識到,AI 寫程式不可能一步到位。與其執著於完美,不如先完成最小可行版本(MVP)。然後,直接找大神幫忙 code review 或者調整。我覺得站在文組人還有工程師的兩種角色來說,這是 AI 能夠幫上最多忙的地方。我們可以先簡單呈現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在 AI 足夠清楚的註解之下,工程師夥伴也可以快速找到要處理的地方,快速拉齊彼此的認識,省下時間,一起前進。(突然想起峰值體驗,老師的節點有種成功耶
󠀠
最後,一定要做完整的記錄與版本管理。在反覆修改腳本的過程中,版本記錄的重要性變得更加重要,在找程式好朋友協助時,清楚的文件與版本控制也可以節省很多溝通成本。

我還會不會再寫?

也許會吧,案例看得愈多,也還是會覺得可能性好大,也會想試試看。AI 讓寫程式變得更容易上手,但它並不是完美的工具,很多細節仍需要手動調整。
󠀠
不過下次會把範疇再縮得更小一點點,讓成就感早點來,也不會覺得有 AI 什麼事都可以辦得到,AI 是工具之一,重點是選對工具、提升效率,而不是「想辦法用 AI」。那是學習的過程,不是策略與產出。

AI 寫程式番外篇

這篇是用 ChatGPT 的對話模式寫的,雖然他寫出來的東西爛透了,我大概改了 70% 以上,但用訪談的方式可以講出很多沒有想過的心情,有人打稿也解決了我懶得從頭寫又拖延症的這個問題,而且又嘗試了一個 AI 功能,真的是一舉兩得~

【市場策略】利基市場:小,是我故意的 - 21 天學習計劃

最近總想起以往日更打卡的日子,每天學習、討論、逼問、鞭打(?) 小夥伴,都是充實的快樂。最近能量接近耗竭,需要回補,很想再揪一次讀書會,只是又怕自己學習的動能還有技巧生疏了,剛好最近有個機會需要重讀 #商業思維百科,所以這是一個 21 天的學習筆記,讓自己重新回到 #每天一點點 的學習循環裡(應該不會有人這樣都要和我組隊吧?)

百科是 2019-20 年 Gipi 在 Pressplay 上日更的文章,在 2024年的現在回首,常常會有「這些果然都是硬道理」或者是與時代不同的莞爾一笑,就像是這一篇,我的想法就和 Gipi 的內文有些不同。

大多數人喜歡大公司遠勝於小公司

這不算是文章的重點,算是引文的一部份,這裡也不是學習筆記。只是在經歷兩次實習生招募還有訪談之後,心有所感。也許將來,大家也不見得喜歡的大公司了。大家喜歡的是舞台,是發揮的空間,並不是小公司就一定會有,大公司也一定沒有。

然後,好像實習生們都不喜歡大公司?大家都覺得小公司比較容易有發展,不會做一些瑣事,都可以做真正想要做的事,甚至也傾向自己接案,算是這個時代,強調個人以及自我價值的展現。不過這時候還是很想多嘴勸一句,並不是數位原住民,就代表你比較厲害,沒有人可以跳過學習、砥礪再發光這個過程,工具學一學,大家都會用,難得是策略以及執行。

把握利基市場

文中提到一點「生產力增加、個性化需求,產生利基市場的空間」,做品牌服務更是如此,但雖然知道「個人化」是讓客戶不從價格層面出發,改由「價值」層面出發的一個非常重大的要素,但過度的「個人化」也就代表無法規模化,進而產生邊際效益,使得公司只能不斷新增人力與設備,以符合客戶個人化需求,這對於公司來說也是非常龐大的成本。

寫到這裡,不禁開始想,這樣 AI 能夠起到什麼效果?AI 可以幫我們快速產出各種個人化的社群文章、文章不假,甚至也與文章中的「工作效率及營運效率的提升,也可帶來成長」這一點相符,但偶爾我的內心還是會有一種「這真的是他們的所思所想嗎?」「AI 這些文章與評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這種想法,內心柔軟的我還是很在意這些文章是否真心,但職場上的我,看得更多的是,那些客戶其實也沒有什麼想法,多數是「不反對」,而不是熱情,這種「工作效率提升」也許在工作上是必然,但同時也更希望客戶們也和公司一起關注這些社會議題,讓好理念被看見。

營運效率提升

百科中的內容比較像是系統化、規格化、SOP 化,讓小團隊提升工作效率及營運效率,我就不太明白為什麼這個優點只能算在小團隊中講?大公司做些就會變成冗長的制度還有官僚般的決策流程嗎?後來多看了幾次之後覺得,是因為小,反而要去做這些優化改善,而並不是小團隊的優點,也可能是因為小,可用資源更不足,生死關頭之下效率提升更為重要,無怪乎我加入公司之後我都覺得我三頭手六臂惹(咦?)。

但就這一點來說,學習 nocode 或者 AI 協助布署自動化流程,就是必然的,很久以前有同學曾經說過,這對以行政為專業,但又善於使用生產力工作以及規劃流程的我來說,正是我的年代。但我更想說的是:人,才是最麻煩的變數!再多的制度、流程,就是因為有人的存在,而產生特例,先例一開,大家就會為了便利開始亂用,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有照著公司的 branding 來使用 PPT/Slides 模版就知道了(遠目),但我還是很期待接下來的 AI 自動化的學習及應用。

筆記寫到最後怎麼愈寫愈長,我本來以為我只有四、五句話要寫的,就此打住。

落子無悔才彌足珍貴-談談限制

這幾天,商業思維學院正在推動九月的打卡學習活動,看到很多自己留下的心得筆記,透過同學們按讚而再次出現在版面上,一方面感謝同學們的認可,代表自己當初堅持輸出的是心得而不是筆記摘要,對於同學們來說是有幫助的;二來也透過這個機制,好像與當時的自己跨越時空重逢,有些觀點始終於一,有些觀點在過了一陣時日之後,好像也能理解當時候自己的問題,和每年看自己的手帳回顧一樣,不知道該笑當時自己的天真,還是感嘆如果當時自己有現在的耐心和想法多好。

沒有限制,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今年 2 月時,在閱讀商業思維百科時,提到對於「限制」的看法,在文章最末端時,引用了 Facebook COO 曾問過的一個問題:「如果你無所畏懼,你會怎麼做?」,並請大家思考,如果你命中的種種限制都被拿掉了,例如沒有負債,又或者沒有中年轉職的問題,也不覺得自己的學歷會構成自己求職的阻礙…等等,當這些過往被自己認為的限制都不存在時,會不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呢?

專案管理與限制

提到限制就想到專案管理當中的金三角--時間、預算、範疇。如果在執行專案的時候,完全沒有這三項限制的時候,執行專案時會不會輕鬆許多?如果有專案執行經驗的人,遇到沒有限制的專案時,可能一點也開心不起來,更甚者,覺得這是火坑者更多。

我自己也有經手過這種金三角無限制的專案,真的是心累到會爆炸,想當然爾最後專案胎死腹中,什麼也沒有執行。沒有時間限制就表示專案沒有做完的一天;沒有預算的限制就表示連用一塊錢都要處處請示;沒有範疇的限制就表示利害關係人對專案成果完全沒有預期和共識。現在想來,真的是深不見底的一個坑。

後來我很認真去復盤到底我哪裡沒有做好,導致我和老闆的想法沒有對齊,有很大的因素,我沒有在老闆的意見當中察覺到他的心理需求和對專案的預期是什麼,而老闆都對專案成功要有什麼成果也沒有概念,只是覺得這件事情應該要有人做,此時我就該有心理準備,這個專案不是老闆最主要的 priority,他想進行這個專案,可能只是為了心理需求而已。而事後我觀察 Data team 的 planner 的提案,他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和老闆切出各階段的交付物還有交付日期,我想是很好的佐證。但實際層面上,遇到上述對利害關係人或者主管、老闆都是「重要但不緊急」的專案,什麼都想要但又都說不清楚的情況,要怎麼進行(或者拒絕)我還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

發想和溝通時的限制

在創作或者發想上有限制我覺得反而會有效幫助我們產出,就像我們常常最後一刻抱佛腳,idea 就生出來了一樣。我之前看過江振誠先生的訪談《江振誠:限制,能激發創意跳舞》,他提到有時候不能一直向外求,而要向內觀,從一直進口到想辦法出口,這時候就會更關注我們有什麼,可以做些什麼,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訊息上。在溝通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只有 1 分鐘自我介紹,要怎麼吸引人;如果我們只有 1 分鐘的電梯簡報時間,要怎麼和老闆報告專案?在這些限制上,不重要的雜訊就被刪除,只留下最重要的訊息。

限制有時候只是心靈枷鎖

Gipi 院長在百科中提到了很多限制,我發現很多限制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心靈枷鎖,放下這些心理盲點,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解法。就像中年轉職問題,有些人會想,都到了這個年紀了,還有沒有公司肯收?我們可以轉念想,就是經過這些歲月,我們才有豐富的經驗,帶給公司更多的價值。回到人生的限制來說,所有的限制都拔除會不會是一件好事,其實倒也不一定。一切沒有限制的情況,我覺得就和我在沒有限制的專案當中一樣,我們反而會失去目標。沒有金錢限制,想買什麼就買,難到真的會快樂嗎?沒有地理交通限制,難到我們真的是「心安即是歸處」嗎?沒有時間限制,長生不老但沒有目標時,我們對人生難到就不迷惘了?經濟學的邊際效用是會遞減的,當一件事的邊際效用趨近於零時,做與不做,有與沒有,又有什麼意義呢。限制,反而可以讓我們更關注在當下,我們想要什麼,我們擁有什麼,想過什麼樣子的人生,雖然僅此一次,落子無悔,也是很棒的體驗。

祕書的產品思維 - 產品經理實戰營

咬牙努力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總算攻下金色證書,拿到證書時真的是鼻頭一酸,眼眶泛紅,自己也覺得感動到有點誇張,決定寫下這份心得,希望日後回首,還記得現在這個自己。

產品經理實戰營與金色證書

首先還是要先介紹商業思維學院中,一致認同超級 Hardcore 的學習實作課程--產品經理學習營。

產品經理學習營是產品經理學程的實作課程,性質其實就是產品的提案比賽。目前一共進行了四屆,前兩屆為學院出題,在六週內要完成 PRD 及產品提案,在眾多參賽者中遴選 9-12 位同學進入決賽,決賽時會邀請外部評審公開決選,而 2022 年新改版的第三屆及第四屆,更與實務接軌,邀請 KKday 及 VoiceTube 兩家企業實際出題,時間縮短為三週,內容上更加著重於用戶洞察、找出痛點及產品提案,並且企業會向參賽同學說明目前的數據資料,也會回答同學的提問,決賽時也是主要的評審。為了區別一、二屆,所以三、四屆會以實戰營來代稱。

學習營和實戰營也會依據完課率、參與程度及最後的產品提案,頒發藍、銀、金,三色證書,如果僅上完指定課程、繳交作業,會頒發藍色證書,銀色證書及金色證書都要透過老師評選,而獲頒金色證書的人數,約莫只有當屆參與人數的前 10 %,要在一眾大神和資深 PM 中脫穎而出,得到老師認可,拿到金色證書,真的是自我鞭策和自我懷疑到宇宙毀滅的程度。

祕書為什麼去學產品思維

在學院裡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連 Evonne 老師都問過,不同的場景下,我回答的答案也會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想法我覺得是一樣的,就是「我想站在老闆身邊」。有一次 Manny 在學院的講座中提到,他的職涯目標並不是要當老闆,不是要當那個戴上桂冠的人,他想要當公司的二把手,這個位子對他來說是最舒服的,雖然我還沒有想清楚,也還沒有太多機會去驗證,但目前我對於經營或者掌控公司有沒有興趣,在過往的經歷,還有這一兩年來的摸索下,我覺得我最舒服的狀態,和韓劇《金祕書為何那樣》的金祕書一樣,雖然我覺得《金祕書為何那樣》的編劇對祕書或者特助的工作一定有什麼誤解,但我的確覺得金祕書很接近我心目中工作的樣貌,在我反覆把《金祕書為何那樣》當成職涯探索的過程來研究時,我發現其實金祕書身兼祕書、PM、BD、專案經理種種職能,雖然他不是完全專業,但他各領域都所有涉略,也都可以 hands on 動手執行,是一個全方位的超級幕僚。

我從來不覺得人的工作要被職稱所限制,也不該被過往的資歷所束縛。我可以為了工作鑽研中國書畫史、西洋美術史,也可以在進入電商公司之後,去學電商營運、廣告投放、精實管理、阿米巴制度…等等。雖然有點浪漫也有點不現實,但士為知已而死,如此而已。

所以回過頭來,為什麼學產品思維,為什麼參加實戰營。學產品是因為上個公司的業務跨度複雜,從研發、生產、品牌、行銷、業務,幾乎是一條龍,所以我想學習怎麼樣去找到一個市場,了解怎麼發掘使用者的需求與痛點,怎麼樣去開發、設計一個產品,私以為這樣可以增加工作的 basic knowledge,可以更好的輔佐老闆。

就和很多童話一樣,幻想總是會被現實無情地打臉,還好已經學會的東西是自己的,誰也搶不走。實際上完課程、參加學習營和實戰營之後,我了解到產品經理的工作方式,也不僅僅適用於產品經理而已。「發現需求、創造價值、持續迭代」,其實就是工作上的目標,也是怎麼把工作做好的核心價值。就連祕書也是,平常怎麼發現老闆的需求、創造自己獨有的價值、想辦法再優化自己的工作流程,都是為了能讓自己能夠愈來愈好。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其實也反覆在思考,以前我工作的方法哪裡錯了,哪些利害關係人沒有照顧到,有什麼事情應該主動提案來創造和累積自己的價值,在以前可能只是單獨的想把工作做好而已,經過近一年的產品思維訓練,看待事情的角度還有自我的要求有很多層面的改變,是我始料未及的。

每一次的復盤與迭代

現在腦海裡跑馬燈似地跑過這幾次的提案內容,覺得自己最進步的是使用者的洞察和提案細節。

之前的工作內容完全沒有接觸過用戶訪談,在學習營中我也常常和同學們說,我真的對人沒有什麼好奇心,我不知道該怎麼聊下去,讓我知道用戶到底是怎麼想的。經過了三次的訓練,我有明確的察覺到我訪談技巧上進步很多,除了訪綱的內容之外,我會去關心用戶的目標、為什麼用、為什麼不用,用與不用背後的決策依據是什麼,而這次更是貫徹了觀察用戶實際使用產品的情況,為了避免當下腦內一片空白,實際使用上我也都設定好用戶要完成的任務,以及如果第一次沒有完成任務時,我要給的說明與提示,這些在後來收斂用戶的痛點時,都讓我們擬出的 User Journey Map 更有所本。

最近剛好在討論職涯發展的困境,所以對於提案細節的完整度也特別有感。第一次參加學習營的時候,要看課程、寫作業,還要完成每週學習營的任務,焦頭爛額又被自己實務經驗的匱乏所限制,所提出的產品設計其實很粗糙,不過當中有一個亮點是,我把小組中所有人的產品用策略串起來,成為一個 Me Now 宇宙,在 Me Now 宇宙中,用戶可以使用公司不同產品線的產品,達成各方面「好好生活」的核心目標。雖然完全脫離了產品解,但我還是很喜歡當下策略腦整個爆發的那一刻,串起來的時候心裡的滿足感塞滿整個胸腔。

第二次參賽,雖然有提醒自己要專注在產品解,但我無法被題目說服,最後還是走了策略解的方案。但是因為第三屆的產品營就是 KKday 實戰出題了,我觀察到企業中實際的提案,不是給出遠大的目標,也不是畫出一個大餅,而是切切實實地考慮公司現階段的 Priority、公司的資源、改版優化的可行性以及會不會影響同事,怎麼說服老闆及其他的部門同事配合,策略解沒有不好,但落地的產品解才能讓產品一步步地往前走。

最後,第三次參賽的題目是「增加 VoiceTube 口說挑戰功能的 Activation」,真的逼自己只能做產品解,並且融入上次的經驗,考量 VoiceTube 在公司所有產品中的定位、市場上有什麼競品、用戶對於英語口說的學習目標又是什麼,甚至還做了過度假設,像是公司可能對這個改版方向所能提供的資源很少、提案的執行時間是 1 到 3 個 sprint,提案上線後要在 3 個月內看到成效等等,雖然過多的限制讓提案的方向比較保守,沒能入選進入最終的 Final Pitch,但根據私下探詢有開發經驗的工程師,可行度應該滿高的,是一個真的能落地的提案。

於此,我對於學習營設下的目標已經達到了,透過這次提案的反饋還有觀摩小組中的提案,還是有很多思慮不周的地方,獲得金色證書和老師的認可,真的只能感謝老師的厚愛。

額外的學習和收穫

就過往的工作反饋來看,我實在不敢說自己是個很友善的人。我對自己要求嚴苛,連帶地我對合作伙伴的要求也不會輕鬆到哪裡去,加上祕書這個工作常常自己執行專案的情況多,我自認我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先前也收過主管的反饋,希望我多注意這方面的事,所以後來每一次合作、每一次回 Email、甚至是每一次日常相處,我都有點戰戰兢兢,深怕話說錯,不夠得體,又或者是無間意得罪了誰。

但後來透過學院中諸多的小組活動、社群活動、學習營,甚至是我自己籌組的短期讀書會,也許是巨蟹座天性爆發,或者找到了同溫層,或者透過這些活動,我練習了怎麼運作小組、怎麼和別人一起協作,我反而收到很多「人很好」、「很體貼」、「很溫暖」的反饋。這次學習營也效法 Lana 發了小組問卷,透過周哈里窗的理論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反而發現自己身上原來有 coordinator 和 facilitator 的標籤,真的讓我訝異許久,也許也默默解開了我一部份的心結。

最後的感謝

借用我很敬仰的 Andy 哥的名言--Keep Shipping and Enjoy Your Journey。這段金色證書的旅途,和小伙伴們玩耍得非常開心,開了眼界看到一個新的領域,也把學到的知識內化後,再與自己的工作經歷結合,學到的不是只有產品思維,更是得到一個進化版的自己。

旅行的意義不在終點,是在享受路上的風景;學習的意義不在結果,而是學習本身的過程及樂趣。人生所有的追尋,最珍貴的是路上遇見的人、發生的事,感謝學院創造出一個很棒的共學環境,感謝 Evonne 的指導,更感謝包容我,和我一起前進的夥伴們,我真的很想緊緊抱著你們大哭一場,但這樣太抓馬了,還是吃個火鍋喝個酒就好 🙂

不免俗地附上學院的推薦連結,使用推薦連結加入學院的話,你、我都可以獲得相當是 600 元新台幣的 6 個學習貝,可以聽 3 場講座或者兌換一些短時數的課程,滿實用的。也歡迎你來學院找我,和我說說你為什麼加入學院,我也會盡量分享我在學院中的學習心得。

如何衡量祕書的績效-數據化營運讀書會

從以前到現在,如何在年底績效評估的時候,利用數據化的方式來自證自己的績效,一直都是很困擾我的事。剛開始工作時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後來進入外商工作,強迫每年都要寫 KPI/OKR 時,真的是非常困擾我。

祕書的工作太多瑣事,Todo List 一大堆,不知道怎麼列 O 和 KR;其次是有很多事情是很難量化的,也很難掌控,像是如何衡量會議的產出,如何衡量老闆人脈管理上我的績效等等,有時候很想要聽聽老闆的回饋,但可能我本身防衛心很重,亦或是我沒有從公司中得到足夠的心理安全感,在這方面上雖然感覺得到老闆很真切地想和我溝通,但在離開前始終沒有建立起共識,覺得滿可惜的。

最近在商業思維學院中參加了由 Mentor Andy 所發起的《數據化營運》學程讀書會, 除了利用這個機會把學程認真的讀一次之外,Andy 也會出非常 Hardcore 又實戰的回家作業,本來想利用在前公司看到的數據來分析,但總覺得寫得很心虛又不著調,小組討論時看到很多有營運電商的同學的經驗,對能針對自己工作上的數據和營運經驗侃侃而談,我就更灰心,開始覺得自己學習和應用的能力低下,為此還沮喪了兩三個禮拜。在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們聊過之後,我才醒悟過來,原本我也就不會,也沒有摸過這些領域,作業的目的是讓我們經過練習而掌握知識,而不是要拿作業去比賽,我應該在我擅長的地方發揮,知識才會和我產生連結,而不是一味羨慕別人。

用數據來思考

在數據化營運的課程當中,老師提供了一個用數據來思考並找到解決方針的方法,說來其實也簡單

  1. 用數據化的概念定義問題
  2. 找出必要的數據
  3. 拆解、分析數據,呈現事實
  4. 做出假設
  5. 設計行動,進行驗證
  6. 根據上一步得到的數據,進行調整

這概念其實就和 PDCA 是一樣的,但實際演練才會知道,每一個步驟實作時都會遇到問題,像是怎麼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質化的結果、怎麼設定合適的指標,怎麼設計行動等等。以下就是我在讀書會中的筆記,如何利用數據化的方式思考,如何去衡量祕書工作上的績效。

想用利用數據改善什麼問題

以前老闆曾說,他覺得我最主要的工作,是提高他的生產力。前幾年覺得滿有道理的,但後來發現這個目標滿讓人灰心,因為我無法從工作中看出,我到底有沒有幫助他,提升他的生產力,我開始會想要問「怎麼去評估生產力有提高?」、「如果是老闆不照著默契行事,那我自己努力半天到底有沒有用?」這些問題。

依據前面的六個步驟,首先就是要先思考,如何衡量老闆的生產力,有哪一些指標,需要哪些數據,再來擬定觀測還有增加生產力的執行方案。

定義問題,找出必要的數據

我試著從時間這個角度來切入生產力的議題。首先先利用加法來拆分老闆的時間

老闆的 24 小時 = 上班時間 + 跨國會議時間 + 應酬時間 + 私人休息時間
上班時間 = 開會時數 × 開會品質 + 個人工作時數 × 個人產出品質

行程安排和時間管理這個議題是一個零和遊戲,人的一天就只有 24 小時,這個資源無法增加。而各個時間段的目的不同,所以能夠影響生產力的領先指標也不同,所以先列出所有有可能的指標,不拘量化或者質化,最後再來處理量化質化指標的部份。

從時間的拆分來看,有很大一部份的時間都在開會,所以改善生產力可以先從改善會議品質開始。

拆解、分析數據,呈現現實

而會議品質又該怎麼利用數據化的概念來定義呢?我將會議的品質再細分為幾個指標

  1. 事前準備:在會議前有提供議程和會議資料
  2. 有效討論:在會議上針對議題有充份討論,沒有會而不議
  3. 有效結論:在會議中有做出有效結論,沒有議而不決
  4. 執行成果:在會議有實際執行,沒有決而不行
接著,針對上述的四個指標,訂定標準及相對應的層級分數。以事前準備而言,可以再拆分為提供資料的時間以及資料的完整程度。以 3 天前提供會議資料為標準,評分為 5 分,晚半天則扣 1 分,會議當天才給資料都算是零分等等。可以將四個指標都列出相對應可以觀察到的行為和結果,來評估會議品質。
 
假設四項品質加總分數是 20 分,就可以依據這些標準,去觀察目前現有的會議情況、可能改善的空間,並與老闆討論第一階段的目標等,像是低於 10 分的會議,是否列入不具生產力的會議,需要進行優化改善。
 
我曾經的經驗是,老闆覺得都很重要,大家都要 20 分才對。但面對現實吧,如果大家目前的水平是 5 分,一下子要拉高到 20 分,不只會造成反彈,還有可能整個會議品質改善計畫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無疾而終。會議品質改善的目的是升高單位時間生產力,而不是讓同事覺得好麻煩乾脆不開會了,老闆再發現問題沒有解決,事情沒有人做,這就和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假設和行動

從問題的定義和拆分,在會議品質的改善與生產力之間,做出以下兩個假設

  1. 在會前有充足的會前資料,可以改善會議品質,進而增加生產力
  2. 會議當下即時確認後續追蹤事項、負責人員、回報時間,可以改善決而不行的情況,對增加生產力也有幫助

所以,身為祕書的我們就可以進行生產力改善的提案,像是

  1. 站在協助老闆將單位時間生產力極大化的立場,沒有提供會議目的和會議資料的會議,都不安排老闆參加
  2. 提供會議議程的模式以及應備資料的清單,讓各部份可以查照依循
  3. 在會議投影片模版內加入一頁會議記錄的頁面,和與會人員確認完任務、負責人、回報日期,都拍板同意後才結束會議

PDCA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沒有人可以在一開始,就能設好完美的指標。PDCA 不只是應用在工作上,我們也應該時時去思考這個指標有沒有反應現況,能不能改善問題。不用為了數據化而數據化,但也不能因為無法量化不去設定指標,觀察指標的表現。

也許這次的思考還是有很多不完整的地方,我相信這對於我的學習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如果對於本篇有任何的回饋,都歡迎留言和我一起討論,也許在怎麼衡量質化工作的績效上,我們都能學習到更多。

冒牌者症候群 | Andy 遺珠系列

當天的訪談當中其實有很多非常受用的人生哲理,可惜囿於主題及篇幅,無法完整呈現,但含淚咬牙全部刪除也不是我的風格,在幾經思量下,決定把這些素材作為我的迷妹心得,與大家分享。

身為一個資深的冒牌者症候群患者,其實一直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做得特別好、特別擅長的地方,許多事都是僥幸,也都是運氣而已,所以也以此篇,與這世代大家共有的焦慮舉杯,讓我們一起肯定自己每一個小小努力和小小成就。

面對冒牌者症候群:是個性,不是狀態

在 Light Talk 的 QA 時間,有人問了 Andy 是怎麼克服冒牌者心態的,他說:「放置它」一開始還在想,放置難到不會愈來愈焦慮嗎?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此時 Andy 提醒我們「很多問題,彰顯的是自己的個性,不是狀態。」靜下心想,自己好像也不是真的什麼也不會,什麼也做不到,回頭看也是完成了專案管理學習營、把整組作品整合成產品經理學習營的 Me Now 宇宙,最近帶領了 2 次的小學堂打卡學習活動,也許,也是有那麼一點點,小小可以立足的地方。所以 Andy 建議要「聚焦在小小的、具體的成就之上,有效看待曾經的成功」,所有的人生經驗都是累積,造成了獨一無二的我們。

也因為願意去正視自己曾經的付出,還有獲得的收獲,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小成就之上,我們會愈來愈了解自己,進而愈來愈喜歡自己,真正接受自己,像是我覺得我就是 #控制狂 #焦慮症 #清單控,知道自己哪些做得還不錯,哪些就是不擅長,持續地做自己喜歡、會快樂的事,練習「打殘局」的能力,全力以赴,盡力而為,就可以在這些事中找到共性,找到自己的價值,至於那些不擅長的事,讓隊友來就好。

搭建自己的 Social Support Network

曾經 Andy 也有一段為時不短的低潮期, 而渡過低潮的方式,其實還是回到接受自己上。我從《帶心》這本書上看到,要能清楚認識自己,首先就要先接受自己有黑暗面,憂鬱、低潮、恐慌都是自己的心情,接受自己也有脆弱的時候,脆弱也是自己的一部份,等想要走出這個心情時,再走出來就好。

一開始 Andy 並不擅長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覺得自己能夠化解,就算說了也不見得有用,也不見得有人聽,但後來發現,真的有用,也會有人聽,也給了他很大的支持,所以他鼓勵大家要搭建自己的 ”Social Support Network”,找到會聽自己說、會拉自己一把的人,不用逞強地逼自己自我調適,適時說出自己需要幫助,找別人幫忙調適,創造自己的 Social Support Network,也相信自己所選擇的夥伴。

每一件小事,串連起學習的美好

學院所有的老師和 mentor 們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他們是一般人」,不是全知全能,也不一定要站在一個傳授知識的道德至高點上,所以可以看到老師們分享自己做錯了什麼事,現在正想辦法克服什麼問題,甚至像 Andy 一樣大喊自己就是個混亂大師,也曾經 burn out 過、低潮過。正是因為學院的每一個人都為了自己喜歡的事努力著,而造就了學院這個超強大的 Social Support Network,讓我們身處其中,盡可能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取得一個又一個小小而具體的成就。

學習的意義不在結果,而是學習本身的過程及樂趣。讓我們一起享受每一件小事所帶來的美好。

混亂大師的人生科學 | 商業思維學院 Light Talk《我人生中的幾個重要轉折點》專訪稿

在 3 月中下旬的時候,加入了學院 Light Talk 的志工小組,和很多聰明人一起工作就是爽快,雖然從無到有資訊都不清楚,但藉由每一次的活動最後的復盤,一週梳理出工作表單讓大家使用,自己也認領了美編、行銷等工作,有一種「原來我也可以做到這些事」的小小滿足感。

學院去年邀請 Andy 來開課的時候,我就已經被 Andy 圈粉,他在講述怎麼在 101 推行專案,推動專案的時候要想哪些層級的東西,都有一種被開光的感覺,所以在 Andy 的 Light Talk 場次,我認領了撰寫專訪文這個任務,也與大家分享此篇專訪文,一探 Andy 在 Light Talk 當中談論到轉職及創業應有的準備,還有未來人才需要的能力。

混亂大師的人生科學

《我人生中的幾個重要轉折點》專訪稿

主編 Evonne Tsai
責任編輯 Ryan Lien
撰稿 Stella

享受生命的混亂大師

Andy 是一個多元又複雜的人,擁有哲學、政治、企管的背景,曾經熱血投身社會運動,創辦博雅青年講堂、CareBest 家倍安社會企業,也曾任職於 Airbnb、台北 101 ,現在是醫療業的品牌顧問,人生的經驗乍看之下沒有什麼關聯性,還自稱自己是混亂大師(Master of chaos),但他卻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無論是正職的工作還是兼職的嘗試,保持著 Open Mind 的心態看待自己的經驗,享受自己的生命,雖然過程中很徬徨,但都是很努力地活著。

談轉職:擬定策略,叩問初心

Andy 一直都認為,人活著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所以不論是投身社會運動、地方創生、加入 Airbnb,甚至是後來自己創立品牌,都是保持著自己的初心,訪談中他也引用了賈伯斯所說過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人生所有的經驗,回頭看都會匯流成形,成為自己之所以是自己的原因。

因此,談轉職前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的內心,怎麼去定義工作,工作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Andy 認為工作是為了豐富人生經歷,透過工作學習並看到更大的世界。之所以選擇進入台北 101 是因為檢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缺乏在大型組織內工作的經驗,而離開台北 101,也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該往下一步前進。

面對轉職,Andy 不負大學時「師爺」的稱號,一步步擬定策略,逐步實踐並且迅速迭代。

  1. 準備轉職:從兼職開始,先找到 POC 及 MVP
    從 0 到 1 是很辛苦也是風險很大的事情,如果有轉職的想法,在還有收入時,就可以慢慢嘗試,找到 POC (Proof of Concept),再做出 MVP,從 10 或者 50 開始,都會比從 0 開始來得更有餘裕。在 Andy 在離開 101 前,先幫太太經營品牌,確定自己能做,也有成效之後,才選擇離開。
  2. 選定產業:未來產業,降維攻擊
    挑選產業要考量產業是否具備未來發展性,在市場上擁有訂價能力,如此才能持續發展與經營。同時,轉職也是一個與自己對話,找自己戰場的時刻。如果單一能力站不上頂尖,那又何,也妨繞道而行?先思考什麼領域是自己擅長的並能夠持續領先的,什麼產業非自己不可,尋找自己需要時間,但那會是最適合自己、獨一無二的戰場。

  3. 額外考量:家人協助、附加價值
    在選擇工作時,很多人會忽略家人的重要性,但家人是每個人都無法割捨的情感,如果工作能夠協助家人,或者讓家人感到餘有榮焉,就會對自己產生回饋感,而這個回饋感就能觸發對工作的熱情,進而更加投入、更加精進,最後就會超越他人。

談未來人才的能力:Choose your battle

現在的社會變化快速,將來跨領域現象會愈來愈顯著,Andy 建議未來人才可以培養幾種能力:溝通能力、問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個核心思維 “Choose your battle”。

溝通

Andy 曾投身於地方創生,也在台北 101 推動大型跨部門專案,關於溝通,他非常認同張忘形老師所提到的「溝通、談判、說服是三件不同的事」的說法,同時也分享他自身不管是推動社會議題,還是擔任公司幕僚多年經驗的溝通技巧。

  1. 先聽後說,了解需求
    溝通的目的是了解對方的需求,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對方身上,所以最重要的是先問、先聽,取得對方的信任感,了解對方想要什麼,他想解決什麼,再來推動。在培養關係時會花上許多時間,要有耐心。

  2. 求同存異,關注相同
    在聆聽各方需求之後,難免會發生每個利害關係人需求不一致,這時候就要進行收斂和整理,並且整理的結果在傳達前也要利用「求同存異、關注相同」的技巧,提出所有人共同的目標。

  3. 呈現重點,理解脈絡
    所有的需求、現象都有背後的脈絡,了解利害關係人需求後面的脈絡,就能在溝通時打動人心。

  4. 先易後難,逐序漸進
    在了解需求、知道需求的共通點和各自的脈絡之後,行動的第一步要先以簡單、規模小的行動開始,就算是自己先做也沒關係,只要讓對方覺得這件事他有參與、與他有關,後續就能慢慢地動起來。

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首先要釐清「目的及 TA」,再擬定「策略與方法」,最後要記得不停地「優化與追蹤」,Andy 特別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一鼓腦地把當下的問題解決,而是要持續思考怎麼樣可以讓狀況愈來愈好。

問問題

「敢問問題」,「知道怎麼問問題」,「有意願問問題」,「有對象問問題」分別是問問題的四個層次。敢問問題是問問題的勇氣;知道怎麼問問題是問問題的方法;有意願問問題是有問題意識,開始思考怎麼問出好問題;有對象問問題是尋找答案的能力。問問題不只是一個能力,更是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

Choose your battle

人生不會每一戰都贏,耗盡的不只是資源還有熱情,時間一長,人就容易被生活反噬,活成角色而不是自己,所以要找到能重新點燃熱情的戰役,讓自己想一直戰鬥的戰場,讓自己有動力、有動機地生活。最後,擁抱自己的戰場,享受旅程中的風景。

Keep Shipping and Enjoy Your Journey

在訪談最後,Andy 分享 Keep shipping and enjoy your journey 這句話,旅行的意義不在終點,是在享受路上的風景;學習的意義不在結果,而是學習本身的過程及樂趣。人生所有的追尋,最珍貴的是路上遇見的人、發生的事,蠟燭熄滅的的一瞬間,是滿足的圓滿。

目前商業思維學業開放免費的體驗會員服務,只要註冊體驗會員就可以免費參與學院各種活動,包含預計會辦到 6 月底的每一場 Light Talk,光聽業師分享都值回票價呀。

《共讀的力量》與籌組社群讀書會心得及復盤

主題講座:共讀的力量 – 社群讀書引導術
講者:書粉聯盟創始人 林揚程 Hank
講座連結:https://learn.bizthinking.com.tw/packages/425dac/units/9E9136

從去年到現在,在商業思維學院學習帶給我很大一部份支持力量是共學的伙伴,從去年早上 7 點,由 Gipi 院長主持的 AMA 百科打卡晨會,到今年過年,我也組織了兩次百科共讀的讀書會(辦在過年期間的唬唬 Biz 小學堂及最近的 Hardcore 小學堂),持續 28 天的 Hardcore 小學堂在 3/14 就要結束了,以此篇主題講座心得,作為主揪兩次讀書會的復盤,與大家分享我的實驗驗證結果,我想應該是很不錯的事。

成立讀書會的初心

在一切開始之前,Hank 將重點放在,我們為什麼要成立讀書會,或者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組織一個社群,一起讀書?目的不外乎以下四種:

  1. 持續學習 – 學習沉澱
  2. 拓展社交 – 關係沉澱
  3. 建立自己的專業智囊團 – 人脈沉澱
  4. 營運自品牌 – 粉絲沉澱

而這四種目的,都是為了不同的目的,如學習、關係,人脈、粉絲的進一步深化。

小學堂的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想找到一群人持續學習。我檢視去年的學習情況,我發現我非常缺乏學習的自制力,在沒有晨會的時候,在學院的學習通常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但我也發現,我非常重視對於團體的 commitment,以及如果有人規劃好活動,一起學習,通常我就能按步就班的完成。簡單來說,也就是一群人走得遠的概念。所以小學堂的初衷是學習,藉由共讀百科,每日產出短篇心得,進一步將百科的知識做深度的吸收及再應用。

社群讀書營運術

營運一個高效的讀書會,需要注意以下六個步驟,我也會以最近的 Hardcore 小學堂進行復盤。

1. 定位

定位可以從四個方式著手

  1. 個人標籤
  2. 目標對象
  3. 社群名
  4. 主題選書

之所以先談論成立讀書會的初心,這就與定位有關。定位的方式有很多,從主辦人出發,可以從專業、人脈、未來三個層面來探討;從 TA 的需求來看,我們能夠滿足什麼痛點、甜點或者癢點?人能夠聚合在一起,都是有所求,無論是想要解決問題,還是想要增加自己的閱讀量,都可能是 TA 的痛點,或者就是單純想要追星似地和大神一起讀書,這就是 TA 的甜點,Hank 在此處也提到「癢點」的概念,什麼是 TA 欲之而不能得的東西?這也有可能是吸引 TA 加入讀書會的誘因。

有了精確明確的定位,才能號召志同道合的同伴加入,而好的定位,就要同時帶出自己的優勢及 TA 的需求,透過整合或者細分的方法,讓讀書會的標籤具有吸引力。

  • 整合:以健身教練為例,單獨講健身教練可能沒有什麼吸引力,但可以與自己的標籤做整合,如「極限」健身教練(與自己的專業做整合)。以我來說,如果說自己是祕書可能沒有什麼特色,但如果我是擅長控制大家的小蜜(專業)就會比較容易讓人記得。
  • 細分:在自己原有的領域或者 TA 的需求再進行細分,像是銀髮族的健身教練。

Hardcore 小學堂的定位一開始滿明確的:

  1. 超 Hardcore,每天都要上線,假日無休
  2. 透過共讀,大家互相幫助,一起降低得到 Office 365 的門檻
  3. 有一個拿著鞭子的小蜜,會微笑著,每天陪著大家讀書

2. 基準

所謂的基準,就是定時、定頻、定點,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頻率,固定的地點,就容易讓每個人養成習慣,也比較好堅持下去。以小學堂來說,就是固定每天要產出心得,在該天的百科下方打卡,並且在晚上 10 點半, Gather 房間一起討論。

3. 組織

Hank 是將讀書會分作進修組、成果組、公關組、總務組,不過小學堂一開始就不是打算長期運作,所以組織上並沒有分工的那麼仔細。但在組織方面,我有一個學習是,讓所有人都要參加一點點讀書會的營運,才會讓成員產生使命感,進而投入。

小學堂算是陰差陽錯地往這個方向發展了,因為要滿足參與的人在 28 天內都能發出共筆,進而達成 Microsoft 365 的贈送條件,所以每週每個人都會輪一次共筆,發一篇文;而後期大家也會在我佈置小學堂的時候,提出自己的桌上想要「大腦」(?),或者當值日生的時候要有麗雅陪伴(?) 種種需求,也算是共同佈置場地了 

4. 形式

在運作的形式上 Hank 提出了RCA 社群讀書引導術,我覺得就是讀書會的核心價值,RCA分別是:

  • Reading,共讀
  • Sharing,共享
  • Creating,共創

透過共讀好書或者百科,首先先達成共站,無論是與自己過去的經驗連結,或者找到未來面對問題因應的方法,最後就能完成共創,也就是一群人共讀一本書,找到一個值得深入的知識點,並且去實作,書或者百科都是一個載體,重點是彼此學習的過程。

共創這點真的很有趣,一開始小學堂大家的心得分享,都比較接近共讀或者共享的層面,分享自身的經驗,再回饋對方想法。後來進入《全球化》還有《時事分析》的時候,大家開始會找資料,來幫百科做很多延伸閱讀或者討論,藉此還得到 Andy 說為什麼我們把好好的百科打卡變成小型 Case Study 的讚賞(不管怎麼說,我是把這句語當成稱讚了),這種共享到共創的演進讓人非常興奮,也很期待晚上的討論時光。

5. 營銷

Hank 就自身的經驗也提出營銷要注意的四點,我就利用 Hardcore 當時的揪團文一起複盤。

  1. 品牌:我不覺得我有什麼品牌知名度,不過 Office 365 很吸引人,所以藉此沾光就成團了。
  2. 宣傳:在日更打卡團還有交誼廳兩個高人氣小組貼出揪團文,會看學院小組文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學習熱忱,所以會滿好揪到人的。
  3. 文案:我覺得我做得最好的部份,就是在第一行直接寫了「注意,以下 Hardcore,請小心閱讀」,也很明確寫出我就是想得到 Office 365,規則也很明確,充份讓 TA 知道他們即將要面對什麼(誤),會得到什麼,為什麼要來。 
  4. 邀請:小學堂當初是爆團的,出乎我意料之外,所以還沒有來得及走到這一步。

6. 產出

Hank 在提到產出有一個重點是,除了讓參與的人有 take away 外,也要讓「外面的人」能看到讀書會的成果。因為要在交誼廳發文,所以這在小學堂也是誤打誤撞的達成了,額外做得好的事情是一開始就是以 Notion 為主要的資訊中心,後來發現了交誼廳發文有字數限制,就可以直接以 Notion 的公開網址讓外部的人可以看見當天大家的心得還有討論的議題。

好的社群學習四條件

好的社群學習有四個條件,分別是

  1. 有料:選書或者共讀內容對 TA 來說是有價值、有幫助的
  2. 有感:要有好的引導技術,讓大家都能針對議題討論;讓成員參與組織營運,培養參與感
  3. 有趣:多向的學習模式
  4. 有貨:學習的最後,來協助大家來進行分享,讓外面的人可以看到成員,讓內部的成員能得到掌聲

用這四個條件重心復盤小學堂,如果要給自己一個分數,我想大概是 75 分吧。

  1. 有料:這個層面是百科的功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不敢居功。
  2. 有感:我覺得這是我還做得不足的地方,雖然有主持但是引導的技巧還是要多練習。
  3. 有趣:Gather 太可愛了,哈哈,而且小夥伴們都有各自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經驗,每次討論都有一種拓展眼界的感覺。
  4. 有貨:感謝學院發起的活動,小學堂可是連續 28 天產出共筆討論,我自己也覺得很棒!

小學堂的復盤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之外,我覺得小學堂這幾次有一些很不錯的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1. 要記得休息(週末放假或者魔法小卡機制)

    這次為了滿足 7 個人,一人一週發一篇這個原則,Hardcore 小學堂週末並沒有休息,比起之前過年的百科打卡團,不僅早上 10 點開始,時間比較輕鬆,而且六日休息,讓大家有時間回覆精力,沒有休息的 Hardcore 小學堂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不停地日更輸出也容易耗竭。

    因為週末沒有休息,所以這次參考了上次 case study 火箭隊的魔法小卡請假機制,讓大家可以自由選擇休息的時間,如果臨時有活動也可以祭出魔法小卡請假,我覺得滿不錯的。

  2. 倒數機制

    連續打 28 天的卡真的是滿累人的,所以在完成 1 個單元,還有行進到第 14 天、倒數 10 天的時候都會在最後鼓勵大家再撐一下下,我們就快要看到終點了。隨著每天倒數日曆的更換,讓大家在結束時拍照更有感。

    除了以上的學習之外,再重看講座之後,下次也想嘗試看看能不能有 131 的方式先導讀百科,再來進行討論。

一群人走得久

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很片段又孤單地學習,在學院裡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一群人走得久」的感受。一起讀了 52 本書、看了近一半的商業思維百科、從 mentor 上看到自己的盲點,也從 mentor 身上得到鼓勵,從同學身上得到支持,得到專案管理、產品經理證書,做了 4 次的 case study,沉浸在這種充滿腦內啡的學習環境裡,很幸福。

學院最近開放了免費的體驗學員,最近也在舉辦大師對談,只要參加體驗會員,都可以免費參加學院的活動,學習最可貴是學習的過程,也許你會喜歡這裡的風景。

 

為什麼老闆都偏心? 和老闆要特權的談判守則

Vanessa 在商業思維學院中開了一個每天學點溝通共學小組,一開始是與大家一起分享《好好說話》的內容,會請一些同學分享,不知不覺間也成為學院最多人加入的小組了。身為常常近距離觀察老闆的小小祕書常常被 cue,但也意外累積了很多寫作素材,所以決定整理起來和大家分享。

身為幕僚,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拍胸脯說自己能夠體察上意,老闆說什麼都能掌握得住,我自己是還在修練這項技能,希望用許多檢查點及提高溝通次數的方式,來和老闆對焦需求。 

在第 38 篇談到〈如何避免誤解上級的意見〉時,Vanessa 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想 cue 小秘書 Stella 舉例你都怎麼包裝潛台詞跟老闆爭取規則以外的空間」。其實這和平常專案管理的時候,和老闆要資源的情況差不多,「特權」這種字眼總是讓人又愛又恨,自己擁有的時候覺得是自己掙來的,但看著別人有自己沒有,難免又恨得牙癢癢。身為貼近老闆的小小祕書,當然偶爾也會有點特權,就利用〈如何避免誤解上級的意見〉來分享我是怎麼開口和老闆談談我想有些規則外的空間的吧。

在開口之前-現階段,你有多了解你的老闆

扯到老闆這件事,還是不免提到「現階段,你有多了解你的老闆」,了解他現在這個時機點,在乎的是什麼?了解在他眼裡,什麼是可以容忍的?另外就是「你有多了解你對他的價值?」。我在李君婷老師的講座中學到一句很真實的話「職場上的做自己是一種特權」,特權怎麼來,當然就是你在老闆的眼中值不值得他給你這份特權,或者是他給你這個特權,他能有什麼好處。

所以怎麼爭取規則外,有幾點可以思考:

  1. 只能爭取灰色地帶,紅線不要踩。
    這是基本原則,不然時間一久,就算不是功高震主,你也會成為老闆眼中的問題人物,這時候處理你的效用比給你特權的效用來得大時,他就是處理你不是對你好了。
  2. 你拿什麼爭取你想要的?
    功勞還是很重要的,我在公司裡曾學到一句話「我們不是拉著石磨的驢,我們不看苦勞」,當你只剩下苦勞能拿來說嘴的時候,就請閉上嘴。

當你真的準備好了,有資本了,再來進行談判的第一步。

開始談判- #1 剝離表象,了解對方的真實訴求

要一直練習永遠多想一個為什麼。有時候老闆提出他的需求時,我會先觀察最近公司發生了什麼事,或者是老闆最近和哪些重要人物談話,尤其當老闆的需求看起來很莫名奇妙時,後面可能都有千絲萬縷的連結。很多時候老闆心有千千結,但又不方便直說,從下屬的口中換個方式說出來,他也會比較輕鬆。

而且我也鼓勵不要把老闆放在神壇上,如果公司文化允許,平常盡量找機會和老闆談話,除了公事以外,也談一些觀點、觀察,有助於共同價值觀的建立。我常常也會直接問老闆為什麼,或者是我會和他說,請他直接和我說他要什麼,避免兩個人暗示來暗示去,結果交付的成果大走鐘。

談判中途- #2 實現雙贏

如果要去要灰色地帶的東西,那自己要有心理準備是,自己要把後續的事情都扛下來,不能給老闆製造麻煩,也要幫他在公司維持他老闆公平的形象,不能讓老闆的地位和形象受到同事的非議。主要就是希望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特權之後,老闆還能樹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形象,甚至是創造出老闆是體恤下屬、賞罰分明的領導風格的感覺。這時候再和老闆開口說你需要什麼要的資源。

在我剛進公司,公司設備還只提供 13 吋筆電,還不提供雙螢幕的時候,曾和老闆溝通我真的無法用 13 吋螢幕處理他的行程,那麼滿的 Google Calendar 擠在 13 吋的螢幕上,完全看不見任何字。所以我說明我理解公司有公司配備的規定,那我家有多的螢幕,我可以自己帶設備來。後續我會和 IT 統一口徑說那是我自備的,不是公司的預算,他不要出聲就可以了,最後成功地擺脫眼睛可能會過勞的處境。

談判尾聲- #3 把訴求包裝成對方訴求

所以有發現我的場面話在上面就舖陳很多了嗎?這裡就會重申我覺得這件事會對工作有什麼幫助,對他的效益是什麼,或者是對他能減少什麼損失。像是前兩天我的筆電燒壞,公司的備用筆電一開就當機,當下面對筆電是又氣又無奈,我只好和老闆說:「現在我的筆電連一個投影片都開不了,這樣提案簡報我趕不出來,而且很大幅度影響我的工作進度,但我怕時間拖延後,資料也會來不及交給他,還是說我可以申請下午在家上班嗎?因為時差因素他下午休息,不會影響他在台北辦公室的事,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而相關差假申請我會和人資去處理,同事那邊就會說我下午是出差,不造成特例。」

成功以後-閉口不言,發揮價值

這段其實不是〈如何避免誤解上級的意見〉中的內容,但還是最後還是想多嘴提醒一句,特權終歸是一個令人眼紅的存在,不管是談判的內容,還是談判的結果,在公司都是低調再低調為上,除了避免落人口實之外,也讓老闆知道你的要求不是真的為了「特權」,而是為了把事情做對、做好。

原本一開始並沒有假設自己會那麼投入在學習上,只能說社群共學真的有很大的魅力,有時候談著談著,自己會去挖掘和條理化平常的思維,從而再檢示自己最近的行為是否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在寫這篇的時候也是,有時候特權之下太理所當然的事,就容易忘記當初的初心,還有要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希望〈好好說話〉這個系列能一直持續下去,除了和大家分享以外,也是要提醒自己一直回頭修練的課題。

「放棄」才是走向目標的第一步

今年加入了商業思維學院,在與學院中的同學分享自己無心的一句「學院在課程的安排中,有一件事情是教我們學會放棄」,沒想到引起許多人的反饋。其實這句話最初的靈感來源,是 Gipi 院長在始業式分享,去年同學發生的例子,他修了好多課,但也是愈學愈茫然,他該怎麼辦?

衝向成功,嗎?

學院當中有五大學程,上百篇的商業思維百科,數不清的主題講座,Case Study 和 學習營,在 Q2 更加入了社團活動,我們常常在取笑某些雙修或者肩負許多重責大任的同學,都不用睡覺了嗎?或者正往「肝鐵人」的修練之路前進。在學院裡我看見很多同學都有著屬於自己,追求目標時,閃閃發光的眼神,就像希望的星星一樣,非常觸動我的心。

小時候我們常常被鼓勵,當要龜兔賽跑中努力的烏龜,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往目標衝刺,盡可能吸收自己不熟悉的知識,有更強大的能力,才能靠更接近成功一點。但院長卻是勸那位修了很多課程的同學,放下學院的課程,好好回到工作上,加深自己的基本功。而在 Q2 投入專案管理學習營的我也是,一開始覺得專案管理學程的課程內容和自己的經驗相似,不會太難,但實際投入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經驗,反而限制住自己。課程內容只是看懂了,但不知道怎麼實際演練,不停輸入而沒有輸出的情況之下,淪為不停趕課的下場,直到學習營的中後期才逐步進入狀況。

 6 月 16 日,學院發起了《百科打卡 | 策略力 – 晨間 AMA》活動,活動規則很簡單,每天看一篇百科文章,在文章下方寫下自己的心得,早上 8 點到 Gather 上和同學討論。無意間我和學院的幾個同學組成臨時性討論小組,有了小組就有自己輸出的壓力,每天晚上我會先看完隔日要討論的內容,寫下自己的心得,隔日再和同學們分享。透過這方法,我發現我更了解百科內的內容,會主動去思考自己過往經驗所觀察到反思,同時依據同學的反饋,又產生出更多的想法,我開始明白院長為什麼始業式的時候,院長要提醒大家要懂得選擇,懂得放棄。

FCEPF 法則

之後,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學習步調,並利用商業思維百科中提到策略規劃八步中的 FCEPF 法則,重新聚焦自己的目標。FCEPF 就是策略選擇的方法,也就是以下的 5 個步驟:

  1. 篩選(Filter):選定自己的目標之後,先篩選(Filter)掉不合價值觀的策略
  2. 脈絡(Build a context):建立起自己目標和價值觀的脈絡
  3. 估算價值(Estimate):在所選定的策略之中,資源要怎麼投才能產生最大效益
  4. 排序(Prioritize):依據效益來排序要優先執行哪些策略
  5. 聚焦(Foucus):聚焦目標

我覺得人生規劃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有一個長期目標,需要選定一些策略方法,讓我們自己往目標前進。恰巧 Q3 開始,我們的學習小組也開始擬定下一季的目標,所以我也利用 FCEPF 法則,來思考,我要如何成為我想像中的自己呢?

最後,我將長期目標設定為「專業、多能及善於組織協調的祕書」,並選擇了以下的策略

  1. 強加商業思維:我認為這是祕書協助老闆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
  2. 強化專業能力:多讀書、多輸出,強化英文及領導力
  3. 成為更好的自己:養成穩定的運動習慣及每日的感恩習慣
 

放棄清單

的確,在利用 FCEPF 設定 Q3 的策略之後,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被我放棄了,像是產品經理學習營和第二次專案管理學習營的活動。不是說那些活動沒有價值,只是每天的時間有限,在估算價值及排序之後力有未逮。這時我做了放棄清單,將自己放棄的項目記下來,保留當初為什麼選擇他、他和長期目標的脈絡是什麼,和現在的目標關聯是什麼,以及最重要的是--為什麼放棄。透過放棄清單,和自己對話,把那些想做的事、想打造的未來都好好收著,期待在最合適的時間,讓他們展現最好的樣子。

Q3 的學習小組有雙週復盤的習慣,所以在每一次復盤前,我會好好思考,為什麼有些目標我沒有排定時間去做呢?為什麼達成率那麼低呢?是不是我當初高估了他的價值,所以我感受不到完成的滿足感,所以沒有動力去做?

接著把放棄清單打開,重新思考清單內的那些項目,會不會比原本選定的策略更能有效達成所設定的目標呢?那些放棄的理由,是否與現況相符呢?利用 Product backlog 的想法,思考現有的行動策略是否要再堅持一下,亦或是重新調整。

復盤、動態調整,是接續在 FECPF 策略規劃後,一步步達成目標的基石。 

 

「放棄」也是在前進

在上一次的雙週復盤,我和同學們分享到:「原來我真的需要安排一個時間打電動!」。原因就是在前一週,我陷入了各種趕作業與開會的循環,加上又得到辦公室上班,工作學習兩頭燒下,到週末產生「期末考效應」--明明就來不及了,就是提不起幹勁,一直東摸西摸。後來,真的開了 Minecraft,打了 2 小時的電動之後,重新回到狀態,補滿生產力。

有時候,放棄也是在前進。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曾經查覺到自己過度努力呢?有沒有試著放鬆自己,好好休息,重新找回自己的步調?學院的同學 Mika 就分享了某一天他老闆和她說工作不要盡全力的故事。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有時候要保留一點餘力給自己,留一點餘地給這瞬息萬變的社會。

VUCA 時代什麼都在變,在變動之中,我們要好好地守住自己的本心,讓我們一起利用放棄清單,好好與自己對話,和那些「更好的自己」說:「我沒有放棄你們,我們會在最適合彼此的時間,一起前進。」

後記:靈魂拷問的「人生策略地圖」

昨天(7/13)晚上參加了 Gipi 院長舉辦的個人版策略地圖,在商業思維百科上學到的策略工具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其實又更加彰顯出放棄的必要性。課程中我們一直被強迫思考「人生無法一直處在巔峰,當你在巔峰時你是否願意捨棄現有的優勢?」、「什麼是快樂?」、「資源有限 ,什麼該做而什麼又不該做?」。再利用策略地圖,一步步規劃自己的目標。過程當中除了被我們戲稱為「靈魂燒烤」的自省式問題之外,我們也被要求以 TA 的角度換位思考自己所能交付的價值,而同組的夥伴也會針對盲點提出疑問,像是夥伴就問我:「你想成為一個多職能的祕書,但也許你老闆不需要你多職能呢?如果他只需要一個人管好他的行事曆,幫他處理私人的瑣事呢?」這就會讓我反思,我的目標的 TA 是我老闆嗎?還是是我自己追求再上一層的企圖心。

如此反覆燒烤靈魂之下,會慢慢看見自己真實的自我,或者查覺到自己從未查覺到的野心,再透過目標設定,擬定交付價值,安排好學習進度,逐步往自己的目標前進。經濟學有一句名言:「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時間是人類最公平也最稀有的資源,這堂課,或者是學院許多的課程,都隱含著這個道理--在現有的資源下,如何做最有效的配置,如何評估每個目標的機會成本,做出效益最大化 (Utility maximization) 的選擇。

如果你是學院的同學,7 月 27 日還有一場,歡迎你加入我們在靈魂燒烤後所組成的脆皮燒肉小隊;如果你還沒有加入學院,可以利用我的推薦獎勵,成功報名的話,你和我都可以得到 6 學習貝,可以聽 3 堂主題講座呢,我們一起當同學吧!

相關閱讀